培养有志气的新农民 建设新时代的新农村-z6尊龙登入

发表时间:2020-06-24  来源:河南文明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每个人决定不了自己的出身,但富不天生、穷不长根,勤奋才能与成功牵手,懒惰只能与失败为伍。我们要实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消除贫中之贫,确保脱贫群众永不返贫,就必须从思想上、精神上、素质上帮助广大农民彻底刨掉穷根子。扶贫扶志,不仅仅针对某个缺乏志气的人,也针对一些不思进取的村。有道是“人穷穷一个、村穷穷一窝”,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村缺乏脱贫致富志气比一个人丧失斗志问题更严重。我们深入推进扶贫扶志工作,必须把扶贫扶志同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文明创建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借势发力,协同推进。

  第一,要解决精神之贫,让奋斗精神在人们心中立起来

  中国人造字,都是经过一番心血而成就的。我们今天讲贫穷,好像是一回事,其实“贫”和“穷”不是一回事,应当分开来看。“贫”字上“分”下“贝”,分文皆无,缺的是钱,是物质匮乏;“穷”字上“穴”下“力”,窝在家里,不肯出力,是精神懈怠。人贫容易救,人穷最难医。一个人、一个村一旦不求上进,靠政策扶持,输再多的“血”也治不好“穷”病。我们都怀念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同志,焦裕禄同志治理兰考“三害”,首先考虑的就是如何激发兰考人民的斗志,他讲过,“先烈们并没有因为兰考人穷灾大,就把它让给敌人,难道我们就不能在这里战胜灾害?”“只要干,一定能在困难当中闯出一条路来,一定会改变兰考的面貌。”兰考县为什么能够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答案有两个,一是得益于党中央的脱贫政策,二是在于兰考广大干部群众的作风转变。为了摘掉戴在头上的“穷帽子”,兰考广大干部群众没日没夜拼着命干工作。归根到底,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指导下,让焦裕禄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了,人人成为焦裕禄式的好干部,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战胜不了?我们河南孕育出来的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都体现了人穷志不短的奋斗精神。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林县和兰考一样,都是山穷水恶的赤贫县。林县人民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和传说中的愚公那样开山凿石,用近十年时间,削平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建成了人间奇迹——红旗渠,又用半个世纪的不懈奋斗,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百强县。习近平总书记讲,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我们讲好奋斗故事,激扬奋斗精神,凝聚奋斗意志,用“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砥砺人心,任何一个人都能战胜贫困,走向富裕,获得幸福。

  一要向群众讲好党的扶贫政策。放眼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哪个党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5年关注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也没有哪个国家、哪个党的领袖连续7次召开会议动员全国全党之力全面消除贫困,只有中国共产党做到了。特别是2020年,我国经受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重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宁可不设经济增长目标,但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召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强调2020年底前全面消除贫困的目标一定要实现。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我们只有把党中央的执政理念、扶贫政策向老百姓讲清楚、讲透彻,人民群众才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受疫情影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面临更大压力,大量农产品滞销,大量农民工返乡,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增收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做好扶贫扶志工作,一定要把准吃透中央、省市关于落实“六保六稳”的政策措施,用最直白、听得懂的话语把政策宣传到位。现在,中央领导的话风、中央文件的文风,都更加注重浅显易懂、平易近人。习近平总书记更是率先垂范、身体力行,用实现“不愁吃不愁穿”来明确现行脱贫标准,用“最吃劲”来强调疫情防控进入关键阶段,用“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合适”讲一个国家发展道路选择。我们向农民宣传党的政策,一定要心怀焦裕禄同志对群众的那股亲劲儿,用“大白话”,掰着指头、拉着家常把党和政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化解疫情困难一系列政策、农民应得的实惠讲清楚、说明白,比如产品滞销怎么补、粮食丰收怎么销、务工返乡人员怎么安置,都要讲具体,让老百姓从政策宣传中听得到过日子的柴米油盐,看得见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美好画卷。

  二要让群众看到国家发展变化。一些农民为什么摆脱不掉贫困枷锁?祖祖辈辈穷怕了,苦日子过习惯了,在心里有了穷富天注定、人力不可改的宿命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有人说这样一句话:“唉!没办法,这就是我的命!”就是这句口头禅,消磨了许多人奋斗的意志、致富的动力,凡事听天由命,一辈子都无法脱离穷人的命运。因为穷,就难有大的作为,只能为柴米油盐操心;因为穷,就始终守在家门口,不愿去追求更远的目标;因为穷,总是能给自己的贫困落魄找出客观理由,给富人的发财生财找出客观条件;因为相信了自己生下来是个穷命,就开始不求今世求来生,把精神寄托到神仙庙宇、烧香拜佛上。久而久之,人变得越来越志气消沉,扶贫干部动员他干事创业,也表现得犹豫不前。扶贫扶志,就是要让穷人迈过自己心中的那道坎。怎么帮他迈过坎?就要用改革开放40多年国家的发展变化、家乡的发展变化、身边人的发展变化,来充分证明富贵由我不由天。过去几乎所有人都吃不饱穿不暖,现在吃白馍细面、吃鸡鸭鱼肉,年年都添置新衣裳的愿望不就实现了吗?过去出趟门、进个城不容易,现在大马路、公交车通到了村口,“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梦想不就实现了吗?过去住的是土坯房、茅草屋,现在家家盖楼房、通电通水通网络,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国家在发展,人人奔小康,我有什么理由不敢想、不能干?只要能够把贫困群众的心气儿提起来,把观念变成行动,再加上政策扶持、社会帮助,发家致富就不再是痴心妄想,而是明天的美好梦想。

  三要为群众选树致富学习榜样。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脱贫致富的火车头,既包括各级党委政府,也包括许许多多先富起来的乡贤能人。我们虽然头顶同一片天空,享受同一个政策,但是有没有带头人,发展的进度和效果是大不一样。过去很多人讲,走遍河南山和水,至今怀念三书记。没有焦裕禄、杨贵、郑永和三个好书记,兰考、林州、辉县人民的精神面貌提振不起来,也不可能走在其他县市的前列。今天,我们遍数全中国的富裕村、小康村、明星村,哪一个村经济发展、群众致富的背后,都有一位乃至一群“领头雁”。我们要改变贫困群众的思想观念,让他们行动起来,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只靠扶贫干部劝说,很难起到好的作用。做贫困群众的扶志工作,既要有人坐着耐心劝,更要有人领着带头干。要借农村乡贤之力,让他们出面现身说法,用自己脱贫致富的事实,来激励“无志”的贫困群众,从而达到“扶志”的目的。要通过这些先富起来的乡贤,借助他们的智慧头脑、致富门路、产业平台、投资资本,带动更多人实现就近就业。同时要用好用足地方党委政府的降费减税政策,用好精神文明及其他领域的评选表彰制度,给予带头乡贤应有的社会礼遇、社会地位,增强乡贤们先富带后富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不断壮大本村、本镇的民营企业、集体经济,让更多贫困群众跟着党的富民政策走,跟着致富能手走,走向共同富裕之路。

  第二,要解决观念之贫,让现代意识在人们心中立起来

  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农村既发生了沧桑巨变,也给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农民思想观念带来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农民在走出“熟人社会”、进入“陌生人社会”的同时,一下子被飞速的社会发展感到难以适应、无所适从,犹如一个人看到飞驰的高铁,呼啸而过,觉得跟不上趟。社会发展越快,现代与传统的差异感就越大。同样生活在一个村子里的人,有的年轻人抖音、快手玩的溜溜的,懂得网上直播销售、经常网上购物,早已把握住了信息时代、数字经济的脉搏;有的人同样拿着智能手机,只会打电话、发短信、玩小游戏;更有的深度贫困群众还在为吃饱穿暖发愁,现代生活带来的变化和他几乎无缘,这就是我们很多农村、农民的现实。正是因为一些人跟不上时代发展变化,才产生了被时代抛弃、被现实冷落的失落感。换位思考一下,当年我们从农村来到大城市,也如同“刘姥姥进大观园”,站也不是、坐也不是,一时间难以融入城市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农村和农业现代化,首先是农民的现代化。我们做扶贫扶志工作,一定要帮助贫困农民转变思想观念,让农民树立现代意识,做新时代的农民。

  一要强化参与意识。与城市的产业工人相比,农民的集体意识本就淡薄,而且随着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外出求学,许多农村普遍存在老人多、妇女多、孩子多的现实问题。妇孺老幼对农村公共事务的参与度普遍不高。一方面参与乡村建设不积极。不少农民群众总是抱怨村干部不作为、村集体不给力,把自家经济贫弱和村庄发展不善简单归咎于村级资源短缺、村干部没本事。可是当村里启动致富项目、产业项目,又纷纷采取观望态度,用“家里没有当家人”来搪塞,任你苦口婆心劝,反正我不参与。另一方面参与乡村治理不主动。对于一些侵犯村级利益的村干部和强势村民,很多农民心里纵然有意见,可是就不说出来,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视而不见、坐而不管,在村委会选举时只要得到一丁点眼前利益,就放弃自己的民主权利,投违心票、人情票,纵容甚至助长了不正之风。我们要做大做强村产业经济,要创新农村社会治理,仅靠几个村干部和扶贫干部、仅靠几十名党员自己干是不行的,必须动员广大村民积极参与进来,大家一起议、一起干,形成谋发展的思想共识。特别是对于那些基础条件差、致富门路少的困难群众,更应该让他们明白“大河有水小河满”的道理,通过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动员广大农民参与集体决策、乡村治理、村经济发展。只有人人有份儿,才能人人有劲儿,才能在村集体的带领下,有事干、有钱挣。

  二要强化法治意识。农民的法治观念,更多来自于传统公理而不是现代法理。在他们的头脑认识中,法律就是“欠债还钱、杀人偿命”,就是“小事找干部、大事找政府”,出现纠纷最先想到的不是告,而是闹,认为告不如闹。许多投机分子正是抓住了农民不懂法的短板,利用法律空子、契约漏洞侵占农民的合法权益,让农民吃了亏,还有理没处诉、有话没处说。农民法律意识淡薄,一是自己文化水平较低,甚至没有文化,没有能力学法;二是法治宣传教育不到位,没有易学易懂的普法书籍。一些部门每逢普法宣传日也开展宣传活动,出动宣传车、发放宣传资料、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但这些活动时间短,活动范围小,农民接触这些宣传活动的机会很少。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通过了《民法典》,各地也都推出了许多宣传《民法典》的知识内容。但是这些宣传,多偏向于市民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城热村不热”的现象。民法典中的“民”,既包括市民,也包含农民,农民的法律知识较之市民更为短缺。因此,我们要重点做好面向农民的《民法典》宣传工作,把《民法典》关于农村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改革要求,关于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的法律规定,村集体特别法人资格等,做好相关宣传服务,帮助广大农民更好地把握农村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强化农民法治意识、法治观念,让广大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民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遇到问题知道上法院诉讼,而不是到党委政府闹访。

  三要强化健康意识。在这次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斗争中,我们既看到了中国治理的制度优势,也发现了农村健康意识还不够强的理念短板。一些农民不顾病毒传播危险,扎堆聊天、打牌,出门不习惯戴口罩,打喷嚏咳嗽不掩口鼻。这种健康意识的淡薄不仅体现在疫情防控期间,长期以来,许多农民都不重视健康的生活陋习,总觉得农村空气好、污染少,健康问题离他们很远,重视不重视无所谓。可事实是,农村人特别是老年人患大病、恶病以及各种慢性病的几率不比城市人少,而且很多疾病都是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在农村,有的人喝酒宁伤身体不伤感情,把劝酒斗酒当成重感情、讲义气;有的人无病不调养,有病靠硬扛,从来不体检身体,中部地区某县一个村为60岁以上农民办理免费体检卡,主动参加体检的人还不到30%;有的人对变了质饭菜、过了期的食品舍不得扔,坚持要吃干净;有的人不经常清洗衣服被褥、打扫屋舍庭院,生活环境中异味可闻、蚊蝇乱飞;有的人习惯了垃圾露天投、污水当街泼,让环卫设施本就薄弱的农村生活环境进一步恶化。这些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不仅让农民生活质量大打折扣,还造成一些人因病致贫、因病致残。这些认识和习惯如果得不到改变,农民的新生活也就无从谈起。开展扶贫扶志,必须把促进农民养成文明素养、健康理念、绿色生活、环保意识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帮助广大农民认识到,自己健康就是人生最大的财富,老人健康就是子女最大的幸福。

  四要强化自立意识。在我们脑海里,中国农民天性淳朴,修桥补路,乐善好施。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农村农民的冲击更甚于城市市民。有的农民嫌贫爱富,所有的价值判断都取决于物质条件,给儿女找对象不看品行看彩礼、看嫁妆;有的农民自私自利,为了一块宅基地、老人一点积蓄不惜兄弟反目、姐妹成仇,老死不相往来;有的农民把扶贫政策当成“唐僧肉”,只想依赖政府“等靠要”,认为不占便宜就是吃亏;有的农民总想从城里的亲戚朋友那里“打秋风”,逢年过节蹭吃蹭喝、要这要那,觉得这种舍予天经地义。这些都是缺乏自立自强意识的具体表现。农民要脱贫致富,所有的外力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激发内生动力才是长远之策。在我们身边,不靠人施舍、用勤劳致富的人很多。第四届河南省道德模范付小粉是个身患先天疾病的残疾人,她身残志不残,捡过破烂要过饭,凭着“一要不偷不拿,二要多干活,三要对老人付出真情”的人生信条,诚信保姆名扬天津,10多年间先后向天津输出河南保姆5000多人。付小粉的境遇比现在任何一个贫困户都差,是自立自强改变了人生命运。古人讲,“除死无大难,到乞不再贫”。我们一定要向贫困户讲好身边人的脱贫励志故事,帮助他们从内心认识到“勤劳有饭吃、自强能立身”,靠天靠地、靠亲靠友,都不如靠自己。只要心中有志气,干活不偷懒,任何一个人都能过上好生活。

  第三,要解决素质之贫,让文明新风在人们心中立起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人都觉得城市文明可以引领农村文明,似乎只要把城市的文明程度提升上去,农村农民的文明素质问题就随之迎刃而解了。客观讲,农村与城市的关系不是先进与落后的关系,城市文明的形成是建立在设施投入、环境塑造、管理服务和人口层次变化等基础之上的。当前我们不能回避的现实是,如果农村的文明程度上不去,势必会拉低城市文明程度和整个国民素质。因此讲,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不仅要解决农民物质之贫,更要解决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行为习惯之贫。

  一要用优美环境影响人。人能改造环境,环境也能改造人。很多时候,我们把农民的不文明行为全部归结到素质上,其实也不尽然。无论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身处不同的环境,都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站在光明几净的星级酒店,我们都会下意识的不抽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蹲在尘土飞扬的建筑工地,抽烟、扔烟头、吐痰这些事情一下子似乎全都无所谓了。再没有知识、没有文化的农村大爷大娘,穿上新衣裳也舍不得弄脏,沾一丁点灰尘、污渍都会马上弄干净;如果穿的是破旧的老棉袄、烂布衫,那就掸土、抹桌子什么都会去做。我们要想让农民养成好的行为习惯,环境打造是第一位的。这也是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大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目的。因为人们都有一个喜新厌旧、爱美羞丑的主观心理,有了新的、美的环境,大家就会不由自主地去爱惜、去呵护,而这种爱惜呵护本身就是一种向善向好的素质提升,更能激发起农民“谁不说俺家乡好”的自豪感、归属感。因此,推动农民文明素质提升,农村生活环境改善这个外因作用很大、不可或缺。要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文明村镇创建、农村结对帮扶等载体,动员农民自己动手、美化家园,动员文明单位对口帮扶,解决农村路不平、灯不明、黄土裸露、垃圾成堆、乱摆乱放等问题,让好环境给群众带来好心情,以好心情过好新生活。

  二要用良好风尚涵育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目前,广大农村在风尚风貌方面既有好的传统基础,也有不好的行为习惯。好的方面在于,中国农民有重门风、重门望的好传统,谁都不愿意让人看不起,不想让邻居们指指戳戳、议论纷纷,哪户人家出了个败家子,这家人在村里就抬不起头来。不好的方面在于,中国农民传统观念中存在重私德轻公德现象,在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方面主观意识不强,虽然知道别人做得不对,但碍于情面,不愿意主动劝阻。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发挥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等村民自治组织的重要作用,比如对村里的一些不良习俗怎么规劝、红白事大操大办怎么约束,大家形成公议,采取对事不对人的方式正民风、去陋习。要推进星级文明户认领制,任何一户人家,只要家里有人参军入伍,先辈人参加过革命,就授予“爱国”星;平时踏实肯干、生活殷实,或者从事某一行业干得不错,就授予“敬业”星;做人本分诚实,言而有信,就授予“诚信”星;注重洒扫庭院、收拾环境,就授予“卫生”星;一家人夫唱妇随、父慈子孝,就授予“孝亲”星;即便没有明显特征,但是三世同堂、四世同堂、子孙满堂,就授予“和谐”星,通过文明户评选对大多数农民进行正向激励,好人评的多了,大家向善向上的进取心就增强了。

  三要用公约规范引导人。我们讲社会治理,法治、德治和自治都必不可少。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治的基本制度,是每个农民都应该遵守践行的共同约定。现在,不少村的村规民约制定或是缺乏共识,或是缺乏针对性,村干部从网上抄几条,也不交与村民讨论,也不考虑是否符合本村实际,大而化之就宣传出去了,没有起到应有的教育引导作用。要认识到,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村在风俗习惯方面都各不相同,制定村规民约一定要从本村实际出发,首先把村民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有的放矢地拿出符合村民愿景、符合治理要求、群众易知易懂的具体内容;其次把这些内容交给村民广泛谈、共同议,条件具备的先行,条件不成熟的缓行,形成大多数人的思想共识,使其具备良好的群众基础;再次要拿出遵守者有奖、违反者有罚的激励约束措施,让全体村民能够知荣明耻,自觉守约。任何一项规定规范,往往都是立规矩容易、守规矩难,农村党员干部必须争当社会主义农村新风尚的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和坚定维护者,时时事事走在群众前面,用更加严格的标准和要求,给广大村民做出表率。

  四要用文明实践养成人。古人讲,“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农村文明程度、农民文明素质的提升,教育引导只是基础,关键要靠实践养成。要注重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全民实践功能,把讲的内容和做的事情紧密结合起来,把文明实践活动延伸到地头、村头、街头去,拓展到解决某个问题、化解某个矛盾当中去,让参与活动的群众听有所得、学有所悟、干有所获。要用好志愿服务这种全民实践路径。现在许多农民注册当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主动性还不够强,这其中既有宣传发动力度不够的原因,也有项目设计与农民需求贴合度不够的原因。要根据服务“三农”发展、落实脱贫任务、助力乡村振兴,推出一批有利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的志愿服务项目,特别要聚焦当前农民兄弟最关心的农副产品销售、农民工就业、子女教育和老人赡养等问题,通过城帮村、邻帮邻、户帮户,不断增强志愿服务的助农促农作用。要转变单纯帮钱帮物的志愿服务方式,把解决农民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结合起来,根据农村“空巢”“留守”人员多、文化生活匮乏的现实需要,多进行思想、情感上的沟通,在做好精神抚慰的同时,激发受帮助人员的善心善念和服务他人的主观意愿,让更多人实现从“有困难找志愿者”到“有时间做志愿者”的行动转变,把爱心善举不断传递下去,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得到内心充实、思想升华、精神富足。(开封市创文办专职副主任 杨世欣)

【责任编辑:安艳鸽】

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大河网络传媒集团  承办

豫icp备07006354号-1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