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马市:弘扬志愿精神 投身抗洪救灾-z6尊龙登入

发表时间:2021-08-16  来源:河南文明网

  近期,河南省多地遭受持续强降雨天气袭击,致使水位猛涨、山洪暴发、山体滑坡,严重威胁着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农作物、产业和基础设施遭受严重损失,汛情让无数人关心牵挂。面对洪涝灾害,义马市广大党员群众闻汛而动,积极加入防汛抗洪志愿服务队,勇扑一线,发挥志愿风采,携手抗击洪灾。

  无惧风雨 紧急驰援 

  7月23日,在义马市活水义工志愿者团队大门口,志愿者们分工合作,检查车辆、装救援物资、对接志愿者,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一辆装满爱心物资的车辆装载完毕,将于24日凌晨6点向卫辉出发。“这几天,郑州、新乡等地汛情严重,看到视频里群众被困,店铺被淹,交通阻塞,城市一片洪水,我们必须做点什么,我们决定前往卫辉”,活水义工志愿团队的娄中伟说到。除了运送物资外,他们还要到卫辉当志愿者,具体任务已经由义马市文明办和新乡市文明办对接。

   

  “卫辉缺什么,我们就捐什么”。21日、22日两天,活水义工志愿者团队在志愿者群内自发开展活动,截至7月23日下午6点,共捐赠善款14000多元,方便面360箱、火腿100箱、矿泉水300件。在装物资现场,娄中伟拿着手机告诉我们:“这1000块钱是在新疆打工的张杰捐的,他挣钱很不容易,看到我们发出的捐赠信息后,毫不犹豫就把钱转了过来,并表示很遗憾不能跟我们一起去卫辉,”“这200是退休职工捐的”......有100元、200元、1000元,爱心不分大小,点滴汇成爱河。7月25日上午,苗元。义马市苗元社区组织了以社区党员干部为骨干的20余名志愿者,包含5辆汽车的爱心车队,将社区群众自发筹集资金7000余元,购买了纯净水、方便面、火腿肠、面包和馒头等食品和物资送往新乡市。

   

  在新乡市红十字会的统一指挥下,苗元社区的援助车队带着捐助物资前往了受灾较为严重辉县市吴村镇新落营村(受灾5000人)。并将援助物资全部卸下交于新落营村干部,有力支持了新落营村的受灾群众。

  7月23日,义马市“黎明脚步”志愿服务队全体党员捐款捐物,筹备救灾物资。他们联系到受灾严重的新乡市黄堤镇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对接后,便前往位于西工区中州铝厂灾民安置点,来不及休息,就开始分卸救援物资。走进当地中州铝厂学校安置点,他们向受灾群众嘘寒问暖,了解生活困难。几位老人听说他们从三门峡义马市过来的,紧紧握着他们的手,热泪盈眶,并哽咽地说:“感谢党和政府,家虽淹了,但我们有吃的喝的,非常感谢你们。”

  7月25日上午,志愿者们又来到新乡市原阳县阳阿镇河窑新村,河窑村在黄河小浪底大坝建设时,于1999年搬迁到新乡,在移民前和狂口相距8公里,真正意义上的同乡。志愿者们走访和慰问了受灾群众,并到村办企业,蔬菜大棚种植区了解灾情,希望能够多一些帮助,互相建立互帮互助友好村,汇聚起救灾救援的强大力量,尽快战胜这场灾难。

  全力救灾 守护一切 

  7月19至21日,新乡市普降大到暴雨,引发严重城市内涝和山区洪水,防汛抗洪形势异常严峻。关键时刻,新区街道办事处党员张万华、丁大矿自发组成一支救援队伍,携带救援物资从义马出发赶赴河南新乡进行救灾,支援河南抢险排涝工作。

   

  7月24日,救援队伍到达新乡市凤泉区抗洪一线,便迅速投入抢险救援工作。得知一些老人和孩子被洪水围困在绿茵河畔万人小区出不来,救援队立刻驱车赶往,分批将被困3天家里断水断电断粮9户家庭转移至安全地带,同时解救出92岁瘫痪老人。26日,由张万华、丁大矿带领的救援队伍第一时间到达卫辉市第一附属医院,救援危重病人,因老人和孩子太多,救援队伍留守三名队员搜救和集合群众。在第五次入水救援时发生了水下漏电的情况,救援队伍配合部队排除险情。“在救援过程中,我们的队员长时间在水中暴晒,头晕时就喝藿香正气水,再加上水污染严重,身上都出现了湿疹和皮炎,有的队员们的脚肿胀得厉害,靴子都快穿不进去了。”张万华说。

   

  在卫辉一附院,由张万华、丁大矿带领的救援队伍共救出危重病号重病号6人,老年人小孩60多人,救援小组队员全部安全。

  义马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爱心捐助物资,前往新乡灾区,为受灾群众和救灾一线的工作人员送上急需的食品和饮用水。志愿者们纷纷表示:“作为青年党员,人民有困难时我们应该挺身而出。”

   

  7月20日以来,义马市成立青年突击队2支,共计25人,在韶鹰救援队、蓝天救援队等专业组织的带领指导下,先后奔赴巩义市米河镇、新乡市辉县市、卫辉市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全市设立4个捐助点,并发布河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网上捐赠平台信息,发动志愿者近700人向灾区捐赠救灾物资,合计40余万元。组织车辆40台次,分7批次向灾区运送食品、药品、胶鞋、雨衣、棉被、铁锹等各类物资。“青”字号集体主动提供和联系协调运输车辆,团员青年、少先队员在物资搬运装车中贡献力量。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在义马进一步弘扬传承,全社会充满了浓浓的“正能量”。

  洪水无情、人间有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26日上午,一辆满载着救灾物资的卡车从义马出发驰援新乡,他们驱车辗转300余公里,历时4个小时,来到新乡市卫滨区铁路二中,为当地灾民送去救援物资,给他们送上了一份关怀与支持。

   

  24日下午,义马寿康公寓发起“风”“豫”同“州”我们“河”你共度“南”“关”活动之后,仅用一天时间就筹集到方便面300件、面粉400袋、大米200袋、大豆油200件、卫生纸200件、火腿肠10件、牛奶10件,各类药品等总价值8万余元的物资。义马的党员志愿者、退伍军人、爱心群众献出了绵薄之力,用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本色和“大爱无边、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他们的善举汇成一股股暖流,滋润着牧野大地,温暖了每一位奋力战“汛”人的心田。

   

  “义马人真实在,拉这满满一车。”这是新乡市铁路二中校长杨新宇说的感激话语,面对满载的救援物资,杨校长激动不已。微光汇聚,风雨同舟。“虽不能像人民子弟兵一样奋战在防汛一线。但汛情面前,没有旁观者,更没有局外人。作为党员,就应该冲锋走在前、主动作表率。”支部书记冯华伟说。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这场大考大战中,千千万万个平凡的逆行者,用行动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肺腑的生动故事;千千万万双手传递的爱,汇聚起河南人民战胜洪涝灾害的磅礴力量。没有我们战胜不了的困难,更没有我们跨越不了的鸿沟,加油河南,一定平安!

  需求不停 救援不歇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滨河社区第二网格党支部党员杨帅伟及爱人郭欢在得知新乡受灾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便迅速组织爱心人士积极捐款捐物,不顾疲惫,迫不及待赶往牧野,用实际行动为灾区送去义马人民的关怀与温暖。志愿者全力付出,只为让受助群众第一时间得到关爱。

   

  河南能源义煤公司耿村煤矿洗煤厂党员席雅峰积极响应号召,率先在义马市发起了为一线抢险救灾人员和灾区群众募捐生活物资的爱心募捐活动。

   

  7月23日—26日,由席雅峰发起的爱心募捐活动,已经累计收到社会爱心人士捐款230余人次,捐献物资100余人次,捐款捐物总计20余万元,往新乡灾区和鹤壁灾区送去了四批次救援物资,把煤城义马的爱心送往了河南灾区,弘扬了万众一心抗洪救灾的正能量,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义煤青年的责任和担当。

  正值救灾关键时刻,义马市多位道德模范和义马好人发起了为新乡捐款的活动。这些人大多是基层工作人员,收入不高,但是大家都想为河南洪灾做一份贡献。“灾情面前没有旁观者,何况我是一名党员,支援灾区义不容辞。”李玉霞说。40岁的捐款人梅国毫,是一名普通的快递员。“虽然现在我的能力还很有限,但我也想尽份微薄之力回馈社会。”还有许多身在外地的道德模范看到救灾倡议,也自发通过微信转账捐款。发布倡议仅仅几个小时,就收到爱心捐款一万四千余元。

   

  除了爱心捐款,道德模范们还用实际行动为灾区送去暖暖爱心。

   

  道德模范魏念芳为灾区送去救援物资

   

  义马好人张海涛无偿献血,用于病人救治

  义马市非公企业组织防汛救灾捐赠仪式。面对这次省内洪涝灾情,义马市爱心企业党组织急受灾群众之所急、帮受灾群众之所需,15家爱心企业党组织捐献资金共计158750元,充分展现了爱心企业的社会担当。

   

  在义马市妇联的号召下,义马市各行各业的妇女积极行动起来,用自己心中的大爱去温暖另一座城。市妇联兼职副主席周春燕在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带领春天集团的职工们进行捐款。

   

   

  义马市女子创业协会、爱心妈妈协会、公益红娘帮帮团和爱心之家义马分会的志愿者们也积极响应号召,仅仅一上午的时间,共向灾区筹集救灾资金1万余元,同时还向灾区运送了多批雨披、食品等救灾物资。7月27日,街道各基层党组织的党员群众自发开展了防汛救灾爱心捐款。仅用两天时间,街道已有100多名党员自愿捐款,共捐款1.324万元。一场爱心“接力跑”,让无数善心和爱意汇聚成汩汩暖流,在新义街街道奔涌流淌。

   

  爱心捐款活动中,社区党员带头或是捐款捐物,或是交纳特殊党费,同群众一道凝聚起共克时艰的信心和力量。小到几元上百元,大到上千元,都是社区广大党员群众对抗洪救灾的无私支持,是对灾区群众的殷切关怀。天灾无情,人间有爱。活跃在各地灾区的志愿服务者们,无私奉献、真情付出,为灾区群众带来了温暖、增加了一抹暖色,为夺取抗洪抢险的全面胜利筑起了一道“精神大堤”。

  “一呼百应、迎难而上”定格了平凡人不平凡的最美姿态。还有许许多多志愿者闪耀在抗洪救灾一线,我们无法一一记录到他们奋斗的身影,但他们所做的贡献群众会铭记心间。通过志愿服务参与到抗洪救灾中,竭尽所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既是志愿精神在中原大地的广泛传承和彰显,也是城市精神的厚重积淀与鲜活开拓。(三门峡文明网)

【责任编辑:安艳鸽】

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大河网络传媒集团  承办

豫icp备07006354号-1


"));
网站地图